硅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硅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19两会艺术界全国政协委员的两会声音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2:19:58 阅读: 来源:硅系厂家

【导语】2019的两会时间,我们再次关注来自艺术界的声音。2019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0余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的上层建筑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回望过去几年,诸多被艺术界关注的问题得到实质的进展,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文物保护力度加强、艺术品税率下降、《电子商务法》发布并实施、基层文化建设愈发全面……

【2019两会:艺术界两会提案持续更新中】

【2019两会提案】徐里:关于开展美育工作的提案

【2019两会提案】徐里:关于加强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提案

【2019两会提案】卢禹舜:应进一步区分制定实践型与学术型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9两会提案】许鸿飞:发掘民间文化打造文艺“奥斯卡”

【2019两会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万捷:专注文化艺术行业发展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2019两会提案】朱乐耕:有关艺术介入乡村人文景观建设的思考

【2019两会提案】林阳:关于加强对港台地区版权输出的奖励和支持等提案?

【2019两会提案】林阳:关于在边疆民族地区校园推行连环画,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提案

【2019两会提案】潘鲁生委员:乡村手艺是宝贵财富?

【2019两会提案】董希源:关于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几点建议等提案?

【2019两会提案】董希源:以侨为桥,支持海外华侨华人担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桥梁的建议?

今年元宵节,故宫首次上元灯会“刷屏”,引发全民追捧。此外,博物馆里过大年、春晚的《丝路绽放》、以及持续霸屏的《国家宝藏》《上新了 故宫》《诗意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颇受关注;同时,各大博物馆先后推出诸多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国宝文物,以及各地当代美术馆引进国际大咖流量展览,不仅是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折射了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提升。而面对这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艺术何为?诸多问题依然值得关注,例如艺术教育、艺术市场,传统文化活化、文化自信等,皆是当下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两会关键词之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一直是近年来两会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关于书法教育进入课堂、艺术考试改革、艺术教育资源分配……

在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近期发起的两会话题探讨中,艺术类博士学位、艺考、艺术培训等艺术教育层面的讨论成为网友互动指向的第一个关注点。而随着近期发生的明星学术造假事件的发酵,关于艺术教育的深入探讨不再局限于艺术界内部,而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话题。

2018年的两会提案中,原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就提出了高等艺术院校设立“美术实践类博士”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从2000年美术学院开始招收实践类艺术博士开始,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存在争议。

这样的探讨主要分成两个阵营,一方认为国际艺术教育界,往往“实践”对应的是美术创作,而“博士”对应的是美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应该指向的是个性生发,应该突破标准、天马行空,高水平的美术创作并不是高学位教出来,这会为创作人员设置更多的条条框框。

而另一方则认为,美术实践类博士的培养,更接近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又在多年的学画中有传统文人的意识,带有双重人格的思考和反思,睛耕雨读不仅仅让艺术研究者从文本到文本,也不仅仅让艺术实践者从图像到图像,而更多的是文本到思想和践行的双管齐下。

关于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进一步深入探讨,他认为近几年来关于此话题的热议和讨论,都从一定层面上说明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或目标至少有需要进一步研讨的空间。“社会究竟需要哪类、多少高层次的美术人才,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检验,始终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毕业生是否达到了预期培养的目标?这很多问题,都还有持续讨论和调整的必要。”卢禹舜说。

所以,很多高校在美术学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尽管会有实践型和学术型的区别,但基本上都强调既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导致的结果却往往是,实践型研究生理论研究能力常常不足,而学术型研究生创作水平往往不高,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两项能力均不突出。

所以卢禹舜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提出《应进一步区分制定实践型与学术型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议应组织各方专家,并有毕业生参与,共同持续探讨更合适的方案。

卢禹舜还提出几点可行方法,例如招生时对实践型和学术型的考核重点和标准更加严格细分;更加明确区分毕业考核的方式和标准;导师组的构成最好实践教学型与理论研究型教师兼而有之,优势互补;加强有针对性的毕业生调研和社会反馈调研,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能力培养侧重比例;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美术人才——适合做教学科研工作者还是做职业艺术家,或者二者都能胜任。

在今年的提案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刘万鸣重点提议古汉语纳入艺术类硕博的教学中作为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增强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知。把古汉语变为硕博必修课对当下有着深刻的启示,启示我们后人读懂中华文明的精典,不但能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人格,净化我们的灵魂,文化的自信自然出于此。而且也使中国青年人对待西方文化以自信的判断认知其优劣,为我所用。有成就的艺术家需要才情,更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关乎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关乎着他们的自信、自尊与自强。

当然,艺术教育话题不仅仅包含精英式的高学历艺术博士培养,更广泛的探讨应该指向整个社会的艺术教育普及。“加强艺术教育的普及,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此前,多位提出艺术教育方面的艺术界政协委员都在提案中透露这一观点。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美,什么是丑;从大处讲,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筑基。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徐里对此也深入思考。

他谈到,2018年,全国举办了很多活动,对新时代如何加强美术教育,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及在国际化视野中推进美术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应。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办“美育的知与行——全国理论家年会”等等。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美育工作的开展缺少统筹安排,民间机构鱼龙混杂,社会对待美育工作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

徐里委员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要联合起来,统筹安排,有节奏、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工作;有关单位要加强美育教材的建设,研发出一套适合中国美育的教育模式。学校应该结合人事制度,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普及;另外,美育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美育,而是一项面对全民的工作。希望中央相关部门能给予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政策支持,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能积极参与其中,让美育工作在提升民族创造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早在2014年,李象群就在两会提案中谈及了当下艺术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2018年,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民盟中央常委万捷也在两会中呼吁应该“在非美术专业大学本科开设‘大学美术’课程”。

普及艺术教育,美术馆博物馆成为社会中的核心角色。在2019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应该加强中国文化精神在教材中的比重。美育一直是吴为山馆长关注的重点,他认为中国的教材,中国文化精神的比重不足,要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两会关键词之二:传统文化

关于文化艺术的话题,另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关键词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近几年里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关注度,关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如何活化,也是两会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重中之重。

在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的总结中,涉及传统文化的诸多关键词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物保护 、文创产品等诸多词汇都是网友热搜的关键词,而高关注度的角度主要涵盖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解构与创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共生”等话题。

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提出了如何将“活化传统、弘扬美德”在社会中落实的提案。随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以及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也纷纷提出“传统文化如何培育与传播”的提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被消解的危险,所以越是全球化,人们就越要找到自己文化的身份认同,使自己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淹没自身。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在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建立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立足点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各方都在尝试探索新的方式,例如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仅2018年,中国举办的大型公共艺术活动就有20多场,这些活动遍布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乡村城镇,为什么会在中国爆发如此大规模的艺术实践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早在2011年,就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提案,随后,无论是创作还是工作,他都践行着这一提案。

2018年,吴为山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创作了表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雕像;并安排全国优秀的雕塑家们到少数民族村寨、新疆、内蒙、西藏等地采风写生、调研,随后又组织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这是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雕塑艺术的方式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特点。

此外,中国美术馆近几年一直举办文化下基层活动,“2018年文化下基层我们到了甘肃、江苏、江西、广西,还有北京的延庆等地,把国家的美术馆文化理念传递给大家,并用我们的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帮他们培训人才。我们还到了遵义,我本人还当了遵义美术馆的第一志愿者。”

但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吴为山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各地方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可是空间有了,名字也有了,里面的东西却还没有。” 对于这一问题,吴为山认为其原因是缺少管理人才,国家应大力培养管理人才,不要让文化设施变成一个空壳。

这也正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乐耕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当社会从消费物质开始转向消费文化和知识时,各地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也开始成为重要的消费对象,也由此,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新一轮的乡村及小镇景观再造的热潮。这种景观再造最需要凸显的一方面是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是本土文化,其是旅游业推动的结果,也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趋势。

以往中国的景观再造主要是集中在城市,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城市的地域特色来不及保护就几乎被消除殆尽,但乡村却相对完好地保留了自己的地方文化传统。

如今,许多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环境规划师开始进入乡村,朱乐耕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现象,但是他也提出警惕:参与乡村建设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不能只将乡村的空间改造和人文景观建设看成是个人的作品,只是按照个人的嗜好来设计或者创作。在进行设计和创作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在当地进行文化梳理,一定要弯下身来向当地民众学习地方性知识,要将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的历史文脉吸收到自己的设计和创作中。不要忽视对乡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对此,朱乐耕提出可行性建议:加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人文教育及乡土教育;要求设计师或艺术家到乡村做建筑设计和环境规划及公共艺术创作前,一定要先做实地考察,而且要善于听取村民们的建议,重视前期论证工作;提高设计师艺术家的人文素养;需要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去不断进行讨论和探索,需要支持跨学科的专家构成的学术团体来推动这一工作。

万捷:运用新技术助力提升博物馆数字化标准和水平

文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的标识,是国家象征、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和物质载体,是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国家软实力的根基,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众多文物保护的举措中,科技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2016年五部委共同编制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文物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但在具体落实推进过程中,一些文博机构管理者对新技术关注不足,对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认识不够,依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固定场馆建设和文物实物修复和保护中,在数字化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建议抱有“抢救性”心态重视数字化采集工作,建立先进的国家数字采集标准,同时打造国家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大平台。

两会关键词之三:文化自信

谈及传统文化,绕不开的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历史、来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在传承传统艺术文化时,我们的自信不够,培育自信的基因不够,鼓励激励机制不够,2016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认为我们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苦”。

朱乐耕委员在调研中国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时也发现,村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不足,还没有理解和认识到传统和本土知识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村民为了追求时尚,热衷于向城市看齐,随意毁坏自己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乡村格局。”

对于这样的现状,朱乐耕建议“艺术家们应该将村庄传统的与自然形成的天人合一的传统知识和传统哲学观,通过摄影、图像等艺术手段将其表达出来,通过展览,视频进行乡土教育,在乡民们面前树立起一面可以照见他们自己文化的镜子,让他们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美,同时在取得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找到文化自信,自觉的去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乡土文化。”

除了传统文化外,吴为山认为我们的文化自信还要强调当代文化、红色文化。2018年5月5日,吴为山所创作的《马克思》雕像在德国揭幕,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影响,“《马克思》在德国的树立意味着中国近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外,雕像本身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德友谊的见证,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吴为山看来,今天我们的国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我们更应该要强调文化自信,要用文化使一个民族凝聚起来。同时,我们也应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宣传好中国文化,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改革开放的创新文化结合起来,推向世界。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吴为山馆长又着重强调了走出去的品质。“我们要整合国家文化资源,把经典作品、精品文艺创作进行梳理,加强艺术专业的管理机制,而不仅仅只是出口一批‘货物’”。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在过去六年,也带着自己的“肥女”系列雕塑作品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举办31站巡展,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推广来自广东的当代艺术。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认为以文化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首要前提是有优秀的作品,作品必须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彰显新时代精神,这样方能让城市焕发出新的魅力。”许鸿飞之前的作品《盛世飞歌》《贝茜》,都是将时代精神与生活体验相融合而创作的。

为了更好地开拓广东文化事业的格局,让老城市绽放新的活力,许鸿飞今年的两会提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这个范畴,从强化大湾区文化支撑展开,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季”,通过系列活动,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赛事,通过主题引导创作生产,从民间发掘更多文化精品、文化创意、文艺人才,打造一个文化艺术界的“奥斯卡”。

两会关键词之四:艺术市场

近一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温,艺术品交易市场也受到影响,其中税收政策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重点话题,它的变化一直以来都牵动着艺术界人士的敏感神经。2019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的两项提案都与税收有关。

两会关键词之四:艺术市场

近一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温,艺术品交易市场也受到影响,其中税收政策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重点话题,它的变化一直以来都牵动着艺术界人士的敏感神经。2019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的两项提案都与税收有关。

万捷:落实《电子商务法》,促进网络拍卖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艺术品网络拍卖也快速发展起来,不仅艺术圈内各机构纷纷试行,各大电商也纷纷加入。在网络拍卖火热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影响到了拍卖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早在2013年微信拍卖兴起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就在提案中呼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网络拍卖相关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2018年8月31日,经过5年的酝酿,我国电子商务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电子商务法》的发布和实施,将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以及正确处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对此,万捷委员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抓住《电子商务法》颁布实施的契机,切实加强网络拍卖主体资格审查,进一步明确拍卖经营许可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职责,调动拍卖、电子商务等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

药物检测设备批发

防噪声耳塞货源

影视节目制作

水果塑料箱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