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硅系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区域战略大转变带状开发取代碎片化

发布时间:2021-01-21 16:10:22 阅读: 来源:硅系厂家

区域战略大转变 带状开发取代碎片化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区域战略大转变带状开发取代碎片化   新一届政府在谋划区域空间布局上强调带状开发,以经济带的开发来作为未来经济的支撑,强调跨省区的、以发达带动不发达发展的、能够依托重大交通干线、依托城市群的带状开发。带状开发不仅限于国内,还要跟国际对接,以开放来带动国内的开发。带状开发,从宏观上来讲,是开放战略的平衡、地域战略的平衡,过去偏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域的开放有局限性。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收官之年。东部地区在区域政策版图上显得格外耀眼。4月18日,上海浦东迎来开发开放25周年,浦东的“二次创业”又再度站到了自贸区的高起点上。  津闽粤三大自贸区的获批和上海自贸区扩容至浦东全境,让人联想到三十多年前发轫于东部的改革开放。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公开表示,“十三五”规划区域发展将重点支持东部沿海地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热潮后,中国是否重启东部战略,赋予先发的东部在新一轮改革和大开发中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  区域协调发展总方针仍需坚持  《21世纪》:中国的区域发展布局上,是否已经重新启动东部战略?  陈耀:我注意到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思路上要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因为这几年沿海地区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特别是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不动摇,这些年虽然增长速度东慢西快,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但时间还比较短,协调发展的成果还需要稳固。  《21世纪》:现在获批的自贸区都落在东部,有分析说这一轮的开发开放是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市场和制度上对接,只有东部地区有能力和有实力堪此大任?  陈耀:由于东部地区发展得相对早一些快一些,在转型阶段最先遇到现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所以要通过进一步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去为新一轮发展扫除障碍,使其在开放改革方面进一步去积累经验,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十三五对东部沿海地区应当鼓励在转型升级上要有所突破,率先做出表率,这是国家对东部沿海的期待。  我们的四大板块有一段时间中西部走得快一些,从整个板块来讲,东北地区尤其是最近这几年,老工业基地振兴确实问题比较多,造成了整体的板块塌陷,这是值得关注的,国家有关部委也非常重视。东部沿海主要还是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处于“三期叠加”中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这需要一段时间。  《21世纪》:新一轮开发开放和上一轮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陈耀:本轮开放的范围、力度、领域都比以前更大,现在在开放方面有一个大的战略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可以说是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宏大的战略,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包容性强的内外对接平台。“十三五”我们要在一带一路的指导下规划好国内区域与相关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战略对接,重点加强内陆和沿边地区“向西开放”的规划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的互联互通,口岸、边境城镇、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完善,以及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得中国跟国际的经济往来更广更深。此外,中国还密集推进自贸区的建设,一些开放政策在自贸区内步子迈得会更大一些。  带状开发取代碎片化区域战略  《21世纪》:几年前我们还在讨论各个省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如今这种碎片化的区域规划变成了一揽子的国家战略,是不是体现出我国区域开发思路的变化?  陈耀:这是新一届政府在谋划区域空间布局上与以往的明显变化,强调带状开发,以经济带的开发来作为未来经济的支撑,强调跨省区的、以发达带动不发达发展的、能够依托重大交通干线、依托城市群的带状开发,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带状开发不仅限于国内,还要跟国际对接,以开放来带动国内的开发。过去我们以沿海开放为主,内陆、沿边地区开放程度要低一些,开放新格局强调东西全面开放。  《21世纪》: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思路的调整?  陈耀:四大板块战略形成之后,开始密集出台或批复各个省区内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和指导意见,这些碎片化的区域规划,总体效果是积极的,但也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较短时间内批复过多过频,有些重点经济区及规划往往缺少深入调研论证,以致规划过于原则性,可操作性差,规划目标实现困难。其次区域规划批复后缺乏相应的跟踪监督、实效评估、改进完善。还有大多地区仍是各自为政,甚至相互竞争更为激烈。  目前的带状开发,从宏观上来讲,是开放战略的平衡、地域战略的平衡,过去偏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域的开放有局限性。“一带一路”主要跟中亚、南亚西亚等板块带动内陆沿边地区的发展,这是我们对外开放的短腿,需要补足。这对我国未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能源的保障和安全,以及国内结构调整,输出我们的优质富余产能都是一种战略平衡。  《21世纪》: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你如何评价?  陈耀: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二轮开发的发源地,我国的改革开放从珠三角开始,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兴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来带动长三角发展的浪潮。浦东开发开放25年来成效明显,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实力和功能更加完善,建设“四个中心”,尤其是在金融、贸易、航运方面形成国际的中心,这方面成绩突出。  自贸区试验使浦东引起国际国内的关注,现在浦东不仅使上海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它也为全国新一轮的开发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1世纪》:现在有一种声音,很多人把浦东和深圳作比较,包括北京也放在一起比较,你怎么看?  陈耀:我赞成一些说法。深圳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早期作为经济特区时也是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来实现自身发展,但深圳比较早地转向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城市,并且涌现了一大批的创新型企业,我们观察深圳,应该说很多方面对浦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创新驱动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另一方面政府一定要积极改善创新环境。一些一线的大城市为什么在创新方面没有深圳那么成效突出呢?我觉得主要创新的环境还是要改进。政府对于新事物、新发明首先应该不是一种管制的态度,而是允许你去闯、去试,在这个闯和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去完善它,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否定它,就把门关上。创新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是一个短期的战略,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能够去支持去引导。我注意到上海在互联网++方面正在积极谋划,这是大的趋势,尤其上海将来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更多的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它,使行业能够有更大的提升。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