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硅系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治疗慢性荨麻疹需考虑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因素

发布时间:2022-06-30 01:16:37 阅读: 来源:硅系厂家
治疗慢性荨麻疹需考虑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因素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又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或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病,一般人患病率为0.5%~1%。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直接和间接对健康成本有很大影响。慢性荨麻疹很难管理。没有镇静作用的H1抗组胺药是一线治疗药,但低于50%的患者在推荐剂量下症状得到了缓解。指南要求在疗效不好时增加剂量,但有些患者不能充分控制症状。因此,需要发展循证医学证实疗效的新治疗方案。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考虑病因和病理生理因素

物理刺激(冷、热、压力、振动、紫外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片类药物)、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多种因素诱发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迄今为止,与荨麻疹性血管炎相比,没有发现荨麻疹和恶性肿瘤的关联。由于没有就病原标准达成共识,作者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致病因子的认识有显着差异。在一些病例系列中,40%到50%的病例的病因已经确定。传统用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请只用于病因不明的病例或不要使用。

风团生成时的主要效应细胞是皮肤肥大细胞,活化后逐渐脱离颗粒,伴有组胺、其他血管、炎症促进介质的释放。潜在的肥胖细胞活化剂包括阿片、免疫球蛋白E(IgE)(肥胖细胞膜有高亲和性的IgE受体[FCRI])、补体因子(C5A)和p物质。一旦被激活,肥大细胞就会释放颗粒,主要是组胺,但也可以看到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3、IL-4、IL-5、IL等其他炎症性介质。组胺、TNF、IL-8也刺激内皮粘附分子,有利于嗜酸性球、单核细胞、嗜中性球从血流转移到皮肤。最近,凝血酶被认为对慢性荨麻疹(CU)发病起作用。因为这种分子可以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作用于补体途径,促进肥大细胞的脱粒。

慢性荨麻疹(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以上)是皮肤病,一般人发病率为0.1%~3%。据报道,许多CU患者由于瘙痒、睡眠障碍、疲劳、社会隔离和情感障碍,生活质量显着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重症冠心病患者相似。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占全部CU病例的70%左右,持续数年。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证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皮内注射自体血清(血清自身反应)为阳性。但是,只有少数患者具有FCRI抗体或自身IgE(自身免疫)抗体。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占全部CU病例的30%到50%。

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通过功能性IgG抗体、FCRI亚基(30%-50%)或肥大细胞IgE(5%-10%)的出现,使皮肤肥大细胞永久活化。嗜碱性粒细胞也表达为FCRI,因此通常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水平会下降。体外功能性抗体的检查可以证明患者的血清容量能诱发正常嗜碱性粒细胞脱粒。最近,有报告称IgE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也能诱导肥大细胞脱粒。肥胖细胞的脱粒也是由典型的补体途径,特别是C5A因子诱发的,除了有利于肥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脱粒外,还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恢复。25%的慢性免疫性荨麻疹患者(一般人为6%)检测出抗甲状腺抗体,这种荨麻疹通常与桥本甲状腺炎等一些疾病有关,与Graves病关系较少。也有报告称与糖尿病和白斑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慢性荨麻疹治疗概述

一般措施

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引起或加重热、压力、乙醇和一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特别是荨麻疹患者合并血管性水肿或不伴有风团)和可因)等。可以用含有1%炉甘石洗涤剂和薄荷油的亲水奶油等冷却、止痒洗涤剂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的功能效果可以对CU治疗进行分类。许多药物有传播肥胖细胞脱粒的能力,可以释放其介质。这种药包括一些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甲氨蝶呤和光治疗。这些药物治疗CU通常通过阻断受体和调节介质(位于神经纤维和血管,诱发瘙痒症、血管扩张和趋化作用)起作用。这些药是CU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H1和H2阻断剂)、抗白三烯和氨基苯磺酸。有些药物在激活效应细胞和肥胖细胞之前起作用。该药物包括奥马尔珠单克隆抗体(可与IgE并用)、血浆置换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类(表1)。

表1慢性荨麻疹治疗的作用机制。

Abbreviations:LMWH,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TNF,tumornecrosisfactor。

简称LMWH,低分子量肝素;TNF,肿瘤坏死因子。

抗组胺药

组胺在荨麻疹典型的皮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CU患者与健康个体相比,无论是累皮肤还是健康皮肤,都观察到局部组胺水平高。皮肤中存在4种组胺受体H1受体,主要见于内皮细胞、平滑肌和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壁细胞中的H2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和支气管平滑肌中的H3受体H4受体见于皮肤树突细胞,目前治疗研究的课题是位于胸腺、脾脏、小肠、结肠的受体。抗组胺药对H1受体具有抗苦作用,对荨麻疹的治疗有效。

抗组胺药被用于CU60余年的治疗,依然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荨麻疹的症状大多是组胺作用于内皮细胞(风团)和感觉神经末梢(瘙痒)的H1受体的结果。抗组胺药作用于毛细血管后的微静脉内皮细胞,减少外渗和风团的形成,作用于皮肤c型神经纤维,减轻瘙痒。另外,抗组胺药的皮肤轴突反射作用,可以降低红斑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很多抗组胺药具有抗炎活性,减少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形成和新生,减少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的聚集。这些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机制起作用H1抗组胺药稳定嗜碱性粒细胞和肥胖细胞膜,抑制核因子B等细胞质转录因子。

抗组胺药根据其作用受体可分为抗H1、抗H2、抗H3、抗H4组胺药。现在用于CU治疗的抗组胺药有第一代H1抗组胺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和H2抗组胺药。

第一代H1抗组胺药已经多年用于CU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有抗胆碱作用,能穿过血脑屏障,有镇静作用。这些副作用限制了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这种药通常只用于夜间出现瘙痒症状的病例(睡眠干扰)和对第二代抗组胺药没有应答的患者。第一代H1抗组胺药包括羟嗪、二苯海拉明、七七、氯苯那敏(表2)。

新生儿肺气漏的治疗方法
男性生殖器畸形
小儿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怎么吃
男性生殖器疱疹不同类型的症状是什么